《一战再战》是一部有趣的电影。他有趣就有趣在,一方面不避讳左派在历史上作出的许多错误(不同于奥威尔小说里把左派描绘为一种敌托邦式的庞大邪恶力量,把所有的日子人都给栓起来了,PTA描绘的左派与其说是坏的倒不如说是蠢的,他们留下了一地鸡毛,这一点上来说可能更接近一些网左小圈子的地下读物,比如《垃圾桶选集》);但是另一方面,整个电影的基调又是积极的,PTA试图告诉我们的一点就在于,尽管历史上的左翼运动失败了,并且其失败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荣誉可言、堪称是一场闹剧的,但是压迫还在,革命的精神、革命的火种也还在,并且传递给了下一代人。在这里,电影的影片标题《一战再战》倒不如理解为:战斗仍然在继续。
影片的开头是左派恐怖组织法式75开展城市游击。法式75这个组织可以视作全球六十年代激进运动的回声,一方面这个组织像是黑豹党一样是黑人战斗队,立足于美国战后的民权运动,因此也会袭击边境,释放关押的难民;另一方面他又像德国红军旅一样,把城市游击战作为战斗的方法论,RAF是播种机、RAF是宣传队,通过袭击政要、爆破地标等方式以实现教育群众的效果。也因此当法式75抢银行的时候,大大方方摘下口罩给人质看自己的面孔,站在柜台上大声宣讲自己的政治观念,这种做法不应当被简单认为是抢银行都抢不明白斯大林看了都笑嘻了,而是应当看见这个桥段其实是在捏他RAF的城市游击战略,RAF当年抢银行的时候还要给人质念法国哲学呢(当然也确实很难说RAF抢银行抢明白了就是了,斯大林在这一点上还是赢了)。
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上一代人革命的反思。齐泽克有一个经典的黑喷就是:他们有的只是对实在界的激情。这实际上可以在女主妈帕菲迪亚身上看见,她看似三代人参加革命,是革命的老资历了,但实则对于革命的理解是空洞而浅薄的,在生完小孩之后就觉得自己被这个小孩拴住了,回归家庭就反动了、变保了,为了保证自己革命的纯洁性,直接把小孩丢给小李子养自己接着抢银行去了。这里很多人扯什么产后抑郁只能说左派都难懂那确实更加难懂发病的左派。而后来帕菲迪亚在抢银行过程中枪杀了黑人保安被捕,直接出卖同志换取证人保护,用同志名单换自己不坐牢,组织直接给她定性为叛徒。但是她当叛徒又当不好叛徒,长得很像哈贝马斯的上校史蒂文·洛克乔想包养她(有人说这暗示白人建制派,我倒觉得这是暗讽右派老白男看似仇恨黑人实则暗生了畸形的爱欲关系),她又直接脚底抹油润去美墨边境润墨西哥跑路了(其实这也很美国,neta美国内战时期的地下交通网络)。哪一方面都做不绝,只是半桶水。这也是被激情驱使与摆布,做自以为很革命的事情,实则只是留下一地鸡毛的一个侧面。如果这个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无非就又是“唉左人”的《垃圾桶选集》的全新一册,是左人愚行录最新的两行罢了。
这个对左派的黑喷或者说反思延续到了电影里的十七年后,只不过黑喷的重点从空洞的激情变成了空洞的怀旧,左派从被实在界激情驱使的派对浪客变成了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的老僵尸。小李子这十几年天天抽烟喝酒早就搞坏了脑子,但是照样天天看《阿尔及尔之战》录像带回忆峥嵘岁月。组织解体了,组织纪律也形同虚设了,但是小李子真能做到时时刻刻用老僵尸级的反侦察手段武装自己,把房子搭在小树林子里深居简出还挖地道,自己不用手机也不许女儿用防止被监听,支部联络电话一记就是十几年。小李子打电话给支部问集合地点的时候,联络员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让小李子对暗号,像是官瘾犯了一样对不上暗号就不透露任何信息。这些都是怀旧老僵尸的体现——但是看到后面慢慢就又变了味。恰恰是这些怀旧老僵尸像是冰箱一样把过去的革命给保留了下来,以至于能够实现革命火种代代传。
这里和怀旧的僵尸既有传承关系又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各种有活力的民间组织,或者说,“好福清帮”。当年的黑豹党没了,但是还有能提供射击训练的黑人嬷嬷修道院。革命的播种机和宣传队没了,但是还有庞大的地下电台网络(当然,上门直接带头套抓人的ICE更狠)。城市游击战略彻底破产了,但是还有庇护城市里的amigo(合气道大师向amigo们介绍小李子的时候说的是“白人萨帕塔”真给我看笑了)。小李子按照组织章程做好了反体制力量的准备,但是真遇到哈贝马斯上校带着大兵来还是惊弓之鸟,反观合气道大师反而气定神闲、指挥若定,这反倒说明对于小李子而言是天塌了级别的大事对于墨西哥amigo们来说反而只是智斗ICE的日常。这也应了阿尔都塞的老话,存在着不尽的阶级斗争的源头,但是不去被剥削的阶级那里是找不到它的。
在故事的结局那里,小李子找回了女儿,而女儿再次投身革命的时候,看似是对上一代人革命运动的简单重复,实则已经超克了《垃圾桶选集》,这次不是空洞的激情,而是具体的有内容的革命了。